焦点热议:从舌尖到心间,他们备足“暖心套餐”让申城健儿赛训无忧
备战新周期
战冬训·攀新高。2024年巴黎奥运会和2025年粤港澳全运会时间紧、任务重,今年冬训,上海体育人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,统一思想、凝聚共识,明确目标、突出重点,坚定信心、顽强拼搏,全力以赴为新周期各项竞赛奠定坚实基础,逐步完善上海特色的都市型竞技体育发展模式,推动上海竞技体育再攀新高峰,为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和体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(资料图片)
第17期,跟着小体一起走进上海市体育训练基地管理中心,走近这群可敬可爱的上海体育人。
经历了“冬练三九”,春分时节,申城各支运动队即将陆续踏上新赛季的征程。充足的体能储备、日渐精细的技术水平、时不我待的决心与毅力,是他们在这个冬天交上的最美答卷。而在这背后,既有一线队伍的不懈努力,也离不开基地中心工作人员日复一日的贴心服务。从舌尖到心间,他们的“暖心套餐”让申城体育健儿在这个寒冬赛训无忧。
场馆内外下足
“绣花针”功夫
暖心套餐的第一道“硬菜”就藏在训练场里,这是运动员的大本营,也是基地中心行政保障一部部长钱其昌和他同事的“主战场”。
“我们的工作时间是跟着运动队走的,早到岗、晚退场,每天训练前必须做好场馆清洁,结束后及时进行设备维护。”运动员训练期间也不能放松,哪里要添一个插线板,哪里缺了一套桌椅板凳,只要有需求,都要第一时间响应。用钱其昌的话说,“这份工作有点儿细,也有点儿杂。”
不过,看似都是小事情,却处处透着“绣花针”功夫。比如不同运动项目对训练环境的需求不同,负责场馆保障的工作人员就要牢牢记住每个项目的特点。体操馆里,孩子们的训练服单薄,温度得高一点;羽毛球馆必须控制好风向,不能影响训练质量;室外的曲棍球场地,训练前2小时要浇水,还得让球场“醒一醒”才是最佳状态。
钱其昌笑着说,他和同事虽然都是普通职工,没什么运动天赋,但默默无闻工作多年,作为陪伴场馆时间最久的人,他们的手上其实已经悄悄积攒了一套保障秘籍。“靠着这份秘籍,狠抓服务质量、不断提高保障水平,让运动队越来越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。”
吃出战斗力
“秘密武器”上线
场馆的匠心相助,让运动员可以安心训练。另一边,“舌尖上的守护”也在成就着申城体育健儿的竞技之美。
“竞技体育竞争残酷,强手如云,赛场上容不得一分一毫的偏差,运动员每天艰苦训练,我们的后勤保障也绝不能掉链子。尤其是入口这道关卡,更要将偏差扑灭在襁褓里。”
据运动队服务一部部长曹铭介绍,上海三大体育训练基地所有餐厅的菜品都是根据运动队的需求制定,所用食材也都是定点提供、严格把关,对食品安全、卫生和质量坚决做到“零发现,零容忍”。不仅如此,为了让大家吃得放心又舒心,崇明基地餐饮部去年还专门引进了一名营养师,全力保障运动员身体机能和味蕾体验的双重满足。
通过合理的饮食,可以帮助运动员的体成分、生理生化指标等达到最适合所练项目的最佳状态。不过,这还不够,去年入冬后,部分项目的运动员还是迎来了控体重的难题。
“这不仅是运动员的事,也是我们的心头急。”怎么办?今年春节过后,基地中心餐饮部端出了第二道暖心大餐——一台黑科技满满的新设备。“这是我们从运动员的膳食营养着手引进的‘秘密武器’,运动员选好菜品后,将餐盘放在这台机器上,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餐有多少热量,对需要控油、控脂、控体重的运动员十分友好。”
按照曹铭的设想,有了“秘密武器”上线加持,接下来,他们可以携手体科所,进一步根据不同运动员的个性膳食需求,因人设菜单,让更多运动员吃出战斗力。
暖心家服务让国字号“回头客”越来越多
当然,不只是餐饮和场馆,如此暖心的“家”服务,在上海三个体育训练基地里其实随处可见。安全保卫部部长卢萍就是见证者。
“向外,我们有保安大哥守护基地第一道关卡;向内,有专职巡逻队24小时保障大家的安全;夏天防台防汛、入冬防寒防冻;刮风下雨时,体操队的小朋友怎么回宿舍?离得远的运动员方不方便取快递?”卢萍坦言,他们的工作虽然不在聚光灯下,不被大家注意,但走进基地就是一家人。哪怕不是分内事,所有人也都贴心想着、用心记着,只为让运动队少一些后顾之忧,最大限度地提升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生活、训练条件。
据了解,单是崇明基地,今年冬天就有上千名运动员在此训练,除了上海本土队伍,艺术体操、男子水球、男子三人篮球等多个项目的国家队也已经成为了这里的“常客”。
为什么最近几年来上海转训的国字号“回头客”越来越多了?在卢萍看来,就是因为上海优质的硬件设施、完善的配套服务以及贴心的后勤保障。“运动员到了基地,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,我们相信这份‘给力’也会化为他们赛场上的战斗力,不断为上海体育增光,为祖国添彩。”
来源:上海体育
关键词: